您當前的位置 : 學習園地

時間:2024-07-15 10:47   來源:學習時報

  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殷切希望。新征程上,要培養新時代青年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心懷“國之大者”,立足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戰略高度,自覺擔當使命任務。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培養心懷“國之大者”的時代新人,使得青年一代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鑄魂育人,培養心懷“國之大者”的信仰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我們要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目標下,引導青年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堅定時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就要充分弘揚歷史主動精神,使時代新人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拒絕“內卷”,破解“躺平”,處理好理想與現實、“小我”與“大我”的關系,通過“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所論證的“小大之辯”的哲理思考,到“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追求,再到“舍己為人”的人生選擇,擺脫“小我”的局限,將“小我”的個人夢融入“大我”的中國夢,用個人的躬耕求索帶動社會的永久奮斗,才能真正擁有家國胸襟,成就“大我”的境界。

  通過讓青年學子深入了解黨的百年奮斗史,從中汲取信仰力量,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學習國家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代以來的屈辱史和奮斗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將個人追求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結合起來;通過在實踐中增強信仰,以參與性、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會實踐等,鼓勵學生在社會服務、志愿服務等活動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理想信念,通過了解社會、服務人民,增強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通過美育教育、勞動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匯聚各方教育力量,實現“政府—社會—學?!彝ァ币惑w化培養,共同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勇擔使命,培養心懷“國之大者”的奉獻者。新時代新征程賦予了人民教師以崇高使命,勉勵廣大教師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我們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發揚愿做“紅燭”、甘為“人梯”的無私奉獻精神,通過對黨的創新理論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思維清晰,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魅力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引導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必然,從而推動完成入腦入心、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大力開拓創新,站在知識發展前沿,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放大格局、提升自我、施展才華,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育人不輟,用大愛書寫教育人生,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同時,還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崇文重教、有教無類的傳統和歷代教育家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精神,提升和涵養自身的精神修養、文化氣度和育人情懷,以“把冷板凳坐熱”的鉆研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定信念,努力成為“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不斷滋育時代新人,滿足其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其厚植文化基礎,深入領略民族文化的魅力,堅定文化自信,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進而獲得自覺擔當民族文化傳承責任和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精神激勵;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講述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舉辦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紀念活動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學生將個人追求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緊密結合,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樹立榜樣和典型,宣傳和推廣心系家國的優秀楷模和奉獻者們的事跡與精神,通過表彰、獎勵等方式,激勵更多的學生向榜樣學習,成為心懷“國之大者”的奉獻者。

  繼往開來,爭做心懷“國之大者”的奮進者?!扒嗄陱?,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碑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當代青年生命的黃金時期與完成復興偉業的歷史進程正相吻合,在民族復興接力跑中,這段沖線的里程必然會有許多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沖出“歷史峽灣”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到了當代青年身上。

  作為高校教師,面對世界變局,應當強化“因時制宜、超越陳規”的創新思維,及時跳出思維定勢和“舒適圈”,努力成為具有專業化知識和創造性能力的人才培養者、攻堅克難的推進者,成為具有使命感和創造能力的創新型教師,培養大批主動順應時代潮流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要以推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在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挖掘和激發自身的內在動力,培養的時代新人,要具備更為廣博的歷史知識、更為開闊的歷史視野和更為昂揚的歷史自信,用新思想、新活力不斷引領世界奮進前行。

  通過進一步深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理解國家發展大局,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明白個人的成長和成功與國家的繁榮和發展息息相關;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和理想,鼓勵他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知識和技能,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通過舉辦講座、分享會等活動,邀請杰出人士分享他們的歷程和經驗,激發學生的奮斗熱情;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創新創業等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作為新時代教育者,要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爭做思政“大先生”,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中持續深化時代新人培養的信仰導向,在勇擔使命中豐富和迭代時代新人培養的奉獻境界,在前所未有的時代變局和歷史挑戰中匯聚奮進力量,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ㄗ髡撸核侮?,系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不卡在线a 亚洲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一级在线无码视频,在线亚洲精品无码中文字幕